首页

不良女学生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6 06:11:49 作者:102岁医生分享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:原来这么简单! 浏览量:77276

  追求健康长寿,成为一名“百岁老人”是很多人的梦想。然而,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“百岁老人”,大多数人知之甚少。一位102岁的医生曾在接受采访时,分享了自己活到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,看完才发现原来这么简单,很多人却没做到!

  这位医生名叫约翰・沙芬伯格(John Scharffenberg),1923年1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,现年102岁。他既是一位医生,也是公共卫生专家和营养学家。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1948年毕业于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,学业方向为预防医学;1956年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专业毕业。作为洛马林达大学营养学教授,他执教超过60年,研究方向涵盖营养学、慢性病预防及健康长寿等。

  现年102岁的他依然活力四射、步履轻盈、身板挺直、说话思维清晰、没有慢性病。谈及长寿,他表示自己从不依靠高科技医疗、不依靠奇迹药物,而是主张7个朴素的生活习惯。

  01“少吃一点,对身体好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提倡“限时饮食”,即在一天中特定时间段内进食,其余时间不吃东西。

  他介绍,自己每天只吃两顿饭(早饭和午饭),不吃晚餐。他发现,这样身体会变得更加轻盈,早晨醒来也更有精神。同时,肠胃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,而减少消化负担可提升身体修复能力。

  不过,这样的饮食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人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能做到的是,晚餐或许可以尽量早点吃。

  2024年,北京协和医学院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、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一项研究发现:限时饮食有助于抗衰老,晚饭尽量在5点前吃完,这样免疫系统会更年轻,肠道菌群的组成也更年轻。

  02“不吃加工食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不吃肉,但他不是素食主义者。他喝牛奶和其他乳制品,吃鸡蛋和植物性食物。他日常更喜欢吃水果,但他避免食用高糖水果。

  他建议,不要食用加工食品(通常都是高糖、高脂、高热量的食品。典型代表有:各种含糖饮料、蛋糕、薯片、糖果、汉堡等)。2021年发表在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也指出,经常吃“超加工食品”,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,每天吃得越多越危险。

  03“坚持运动是长寿的基石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说,运动是长寿的基石之一。中年时期(40-70岁)适量运动对于预防老年疾病尤为关键。他本人非常热爱锻炼,喜欢在户外工作。如今,他依然通过步行来锻炼(尽管他说这样锻炼得不够)。

  对于普通人来说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: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。04“规律作息比你想象的更重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本人的作息非常规律,他认为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,维持体内激素平衡,并增强免疫力。

  他晚上8-9点睡觉,凌晨4点起床,保证7-8小时睡眠。他说,早睡早起能带来更好的身心状态。

  05“尽量远离生活中的‘慢性毒药’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特别提醒,要避免吸烟、饮酒、久坐、肥胖、过量糖摄入、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。这些看似普通且“舒服”的习惯,其实都在慢慢影响我们的寿命,他把它们比作生活中的“慢性毒药”。

  他明确反对吸烟酗酒,认为二者是明确的致癌因素。06“长期过大的压力会加速衰老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指出,过大的压力会对寿命造成影响,压力会加速人体端粒缩短。可以尝试通过冥想、户外活动缓解压力。

  现实生活中,有些人突然遭受重大事件或压力倍增时,可能出现一夜白头的现象,就是这个道理。

  07“维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社交”

  约翰・沙芬伯格教授还提到,积极社交,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,维持良好心态;终身学习,阅读和学习新技能,这些都可以延缓认知衰退,预防老年痴呆。

  来源:人民日报微信、健康时报微信

  (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第七届进博会】今天小新在进博会发现了哪些“好吃好玩好看”的?

(到大陆)有没有回家的感觉, 就是在家里,没有回不回去的问题。因为京剧这一方面,还有像是一些传统的“活”,确实我在宝岛台湾比较少(接触),有听过,但是你要深入了解没有,但是很感谢这次交流,让我看到各位老师们,各位前辈们呈现给我们看,让我们知道传统艺术的“活”,它的那种震撼。大致借由这一次的再来各地方的交流,让我觉得在相声这一块,它是真的要使蛮多功力的传统“活”。

民航局:2023年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63个

选定好路线后,就要开始搭建“天梯”。这座“天梯”要在海拔5000米以上,落差200米的高山上搭建。山体都是坚硬的岩石和常年覆盖的积雪,时不时还会遇到雪崩、山洪等极端的地质条件,这给建设人员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。

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以短视频形式讲述文物背后故事

走进都江堰这座城市,定然不能错过都江堰水利工程。今年是都江堰建堰2280周年。这一由战国时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于岷江之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,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留存并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。2018年,都江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,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的技术特点至今仍被称颂。

1920年,浙江义乌的一间柴屋里,两条长凳一块铺板,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,妈妈在外面喊着说:“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,吃了吗?”他说:“吃了吃了,甜极了。”妈妈进门一看,小伙子埋头写书,嘴上全是黑墨水。这个小伙子就是陈望道,他当时正在浙江义乌的家里,通宵达旦埋头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。

有这4种症状 要警惕骨质疏松症

柳州11月7日电 (林馨 卢静)可实现给电池反向充电,节能15%至20%的电动装载机;采用行业领先的无动力中断直驱系统的电动刚性车,能实现五分钟快速换电的电动挖掘机……一批以电动化为主的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设备,日前在广西柳州市亮相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